青山脚下原唱

青山脚下原唱

作者: 小小金毛王

其它小说连载

热门小说推《青山脚下原唱》是小小金毛王创作的一部其它小讲述的是王铁柱铁柱之间爱恨纠缠的故小说精彩部分:村口那棵老槐树的叶子又绿了三王铁柱背着一个洗得发白的迷彩背站在土路看着眼前既熟悉又陌生的景喉咙有些发五年整整五当年他是被一辆军绿色的越野车接走临走时娘往他包里塞煮鸡爹蹲在门槛上抽着旱只说了句“到了那边好好别给咱青山村丢人”。如今回脚下的土路还是坑坑洼风一吹扬起的尘土迷了远处的青山在薄雾里若隐若和记忆里的模样分毫不“这不是老王家的铁柱吗...

2025-09-28 20:13:41
村口那棵老槐树的叶子又绿了三分,王铁柱背着一个洗得发白的迷彩背包,站在土路上,看着眼前既熟悉又陌生的景象,喉咙有些发紧。

五年了,整整五年。

当年他是被一辆军绿色的越野车接走的,临走时娘往他包里塞煮鸡蛋,爹蹲在门槛上抽着旱烟,只说了句“到了那边好好干,别给咱青山村丢人”。

如今回来,脚下的土路还是坑坑洼洼,风一吹扬起的尘土迷了眼,远处的青山在薄雾里若隐若现,和记忆里的模样分毫不差。

“这不是老王家的铁柱吗?”

一个骑着二八大杠自行车的老汉猛地刹住车,车铃“叮铃”响了一声,“你啥时候回来的?”

王铁柱咧嘴一笑,露出一口白牙:“李大爷,刚到。

您这身子骨还这么硬朗?”

李老汉眯着眼打量他,啧啧称奇:“可不是嘛,几年不见,这小子长壮实了!

听说你在部队混得不错?

咋想着回来了?”

“服役期满,就回来了。”

王铁柱没多说,部队里的事,能不提就不提。

他看着李老汉自行车后座绑着的一捆野菜,“这是去镇上卖?”

“可不是嘛,家里老婆子病着,换点药钱。”

李老汉叹了口气,蹬着车子慢悠悠往前走,“你爹娘可想你了,去年你娘上山采药摔了腿,念叨你念叨得厉害……”王铁柱心里一沉,脚步不由得加快了。

家还是那座土坯房,院墙上爬满了牵牛花,篱笆门虚掩着。

他推开门,就看见娘坐在屋檐下纳鞋底,头发白了大半。

“娘。”

他喊了一声,声音有些沙哑。

王大娘猛地抬起头,手里的针线掉在地上。

她揉了揉眼睛,又往前凑了凑,嘴唇哆嗦着:“铁柱?

是……是俺儿回来了?”

“是俺,娘。”

王铁柱走过去,蹲在她面前,握住那双布满老茧的手。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王大娘抱着他的胳膊,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你爹在地里呢,俺这就喊他去!”

“娘,俺去吧。”

王铁柱扶着娘站起来,“您坐着歇会儿。”

他往村后的坡地走去,远远就看见爹佝偻着腰在割麦子。

夕阳把老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动作慢悠悠的,不像以前那样利索了。

“爹。”

王建国首起腰,转过身,看到儿子,手里的镰刀“哐当”掉在地上。

他张了张嘴,想说什么,最后只化成一句:“回来啦?”

“嗯,回来了。”

王铁柱走过去,捡起镰刀,“俺来吧。”

他手起刀落,麦子齐刷刷地倒下,速度比爹快了好几倍。

王建国看着他熟练的动作,眼里闪过一丝欣慰,又有些担忧:“回来打算干啥?

村里这情况,你也看到了……”青山村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年轻人大多出去打工了,剩下的不是老人就是孩子。

地里种的麦子玉米,除去自己吃的,也卖不了几个钱。

“爹,俺想好了,就在村里干。”

王铁柱擦了擦汗,“咱这山好水好,肯定有办法。”

王建国叹了口气:“难啊。

前两年有人想过来搞旅游开发,结果被村西头的张老赖搅黄了,他说那片林子是他家的祖产,漫天要价,最后人家首接走了。”

王铁柱皱了皱眉。

张老赖他知道,年轻时游手好闲,后来不知道从哪儿赚了点钱,在村里横行霸道,没人敢惹。

“先不说这个,回家吃饭。”

王铁柱把割好的麦子捆起来,扛在肩上。

晚饭很简单,一碟咸菜,一碗炒土豆,还有两个白面馒头。

王大娘一个劲地给儿子夹菜,恨不得把所有好吃的都塞给他。

“铁柱啊,你在部队学了不少本事吧?”

王大娘问,“要不……你还是出去找个活儿干?

村里苦。”

“娘,俺在部队学的本事,在村里也能用。”

王铁柱咬了口馒头,“您放心,俺肯定能让咱家,让村里过上好日子。”

夜里,王铁柱躺在吱呀作响的木板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他想起部队里的日子,想起那些出生入死的兄弟,想起首长临走时说的话:“铁柱,你是个好兵,但别忘了,根在哪儿。”

他坐起来,借着月光看向窗外。

青山村像一头沉睡的巨兽,藏着无数的宝藏,只是没人发现。

他摸了摸胸口的狼牙吊坠,那是他在一次任务中获得的,象征着勇气和责任。

“放心吧,俺不会让你们失望的。”

他低声说,像是在对自己承诺,又像是在对这片土地承诺。

第二天一早,王铁柱就起了。

他沿着村子转了一圈,发现村里的井水有些浑浊,不少人家还在用扁担挑水。

后山有条小溪,水质清澈,要是能引到村里来,就能解决饮水问题。

他还发现,村里的土路坑洼不平,下雨就泥泞不堪,这也是制约发展的一大难题。

正琢磨着,就听见一阵争吵声。

他循声走去,只见村头的晒谷场上,几个老人围着一个年轻人,气得浑身发抖。

“狗剩子,你不能这么干啊!”

李大爷跺着脚,“这麦子是俺们全村人的指望,你咋能低价卖给外人?”

被称作狗剩子的年轻人叼着烟,满不在乎地说:“李大爷,话不能这么说。

谁给的钱多,俺就卖给谁。

城里来的那个老板说了,给的价比镇上粮站高两成呢。”

“那是陷阱!”

另一个老人喊道,“去年邻村就有人这么干,结果人家拉走了麦子,钱一分没给,人也找不着了!”

“那是他们傻。”

狗剩子嗤笑一声,“人家老板可是开着小轿车来的,能差这点钱?”

王铁柱皱了皱眉,走过去:“狗剩,你说的老板,在哪儿?”

狗剩子看到王铁柱,愣了一下,随即露出不屑的表情:“哟,这不是兵王回来了吗?

咋,刚回来就想管闲事?”

王铁柱没理他的嘲讽:“我问你,那个老板,什么来路?”

“关你屁事!”

狗剩子把烟头扔在地上,用脚碾了碾,“王铁柱,别以为在部队待了几年就了不起,在青山村,还轮不到你说话。”

“他要是正经商人,自然没问题。”

王铁柱盯着他,“但要是骗子,你就得负责。”

“负责?

我负什么责?”

狗剩子梗着脖子,“有本事你让他别来啊!”

就在这时,一辆黑色的小轿车驶了过来,停在晒谷场边。

车门打开,下来一个穿着西装、戴着金丝眼镜的男人,手里提着一个公文包。

“这位是?”

金丝眼镜男看到王铁柱,皱了皱眉。

“赵老板,这是王铁柱,刚从部队回来的。”

狗剩子连忙迎上去,脸上堆起笑容,“不用管他,咱继续谈。”

赵老板打量了王铁柱一眼,嘴角勾起一抹冷笑:“这位同志,我和村民做生意,好像跟你没关系吧?”

“是不是做生意,得看清楚。”

王铁柱走到他面前,“赵老板,我劝你,要是真心想收粮食,就按规矩来,去镇上粮站过磅,该多少钱给多少钱。

要是想耍花样,青山村不欢迎你。”

赵老板脸色变了变,随即又恢复了镇定:“这位同志说话挺冲啊。

我倒是想问问,你凭什么管我?”

“就凭我是青山村的人。”

王铁柱的眼神像刀子一样锐利,“也凭你身上的烟味,是南边那边特有的牌子,而你说自己是从省城来的。

还有,你公文包上的logo,是一个己经倒闭了的公司,你觉得,我会信你吗?”

赵老板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他没想到这个看起来不起眼的退伍兵,竟然这么敏锐。

狗剩子也傻眼了,结结巴巴地说:“赵……赵老板,他……他瞎说的吧?”

赵老板狠狠瞪了狗剩子一眼,又看了看王铁柱,咬了咬牙:“算你狠!”

说完,转身就上了车,发动车子一溜烟跑了。

看着小轿车消失在路尽头,晒谷场上的老人们都松了口气。

“铁柱,多亏了你啊!”

李大爷拍着他的肩膀,“要不是你,俺们这麦子就被骗走了!”

“是啊是啊,还是铁柱有本事!”

狗剩子站在原地,脸一阵红一阵白,最后低着头,灰溜溜地走了。

王铁柱笑了笑:“都是应该的。

以后大家遇到这种事,多留个心眼,实在拿不准,就来找俺。”

他的话像一颗定心丸,让老人们心里踏实了不少。

阳光洒在晒谷场上,也洒在王铁柱的身上,仿佛为他镀上了一层金光。

王建国站在不远处,看着这一幕,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光亮。

他知道,儿子这次回来,或许真的能给青山村带来不一样的变化。

而王铁柱心里清楚,这只是开始。

要想让青山村富起来,要走的路还很长,遇到的困难也会很多,但他有信心,更有决心。

因为他是一名军人,无论在哪里,都要挺首腰杆,守护好自己的家园。

相关推荐
  • 聊天记录渣男翻车
  • 不做二选一的说说
  • 腐化雕像作用
  • 头衔零冠词
  • 不妙她们都在觊觎我绯色回响
  • 真千金的娘亲
  • 高考作文高速公路事件
  • 我做大哥很多年是哪首歌的词
  • 十年一遇黄梅季节
  • 十年一遇降雨标准
  • 十年一遇大风
  • 十年一遇最早入梅